研究课题 > 美丽乡村论文

乡村风貌的城市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表在2017年2月刊《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7/8/13

陈安华、宋为、周琳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仅仅是人口转移和空间置换,而是城市对乡村全方位的渗透和影响。表象上来看,最直观的是以村居建设为代表的乡村风貌的城市化现象,尤其是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这种现象越明显并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客观而言,乡村风貌的变迁确实应该反映着不同时代的印记,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任其一味地模仿城市,中国各具特色的乡村特征将日渐淡化,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和特色也将日渐消失。本文从分析城乡关系的影响出发,探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风貌的城市化现象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众多的乡村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保留并传承其独特风貌提供思路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乡村风貌,城市化现象,乡村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城乡等值

一、前言

乡村风貌伴随着乡村的形成、发展和建设,在自然环境、经济生活、风俗传统、文化观念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下不断演变,是历史的、动态的,反映着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人居环境,不同时代的田园生活和聚落文化。

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与全球化浪潮,加剧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乡村个性被发展利益取代,乡村经济、社会、文化、景观、建筑、人居环境等要素变化带来的多米诺效应,必然导致乡村风貌发生巨变。乡村风貌的保护与再塑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为了满足乡村景观美化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更是对乡村价值的再认识,旨在新的城乡关系下,避免以现代城市生活为主导的审美观、价值观对乡村的侵蚀,避免乡村风貌的“城市化”和“脸谱化”,保留并创新性的传承乡村传统特色,构建以和谐人地关系、乡土文化特色为核心,传统与现代并存,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质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空间。

二、乡村风貌及其主要特征

乡村风貌不仅仅是指乡村的自然田野、村落布局和聚居环境等方面显现出来的形象特征,还包括历史文化、风土艺术、民俗宗教、生产生活方式等,即决定乡村外在形象特征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传统乡村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生命力的、开放的、多样的、宜居的聚落空间,是集山、水、田、园、林、人、文、宅、院为一体的生态人居环境,其风貌特征主要体现在村落布局、本土建筑、街巷和公共空间、农业景观、传统的农耕技术和手工艺技术、乡土文化等方面。

2.1村落布局

传统的村落布局践行环境伦理学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利用山、水、河流、地形等自然条件,自由灵活布置,因地制宜,聚落形态不仅仅是建筑布局形成的空间肌理,还应包含山水自然、顺应地势、协调营造所形成的整体环境意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是我国村落布局的“基因”,具有普遍性。

此外,乡村的聚落形态还十分注重形象化布局,如星象、八卦、太极或牛、虎、龟、蝙蝠等形象特征,空间特色明显,又极富内涵和寓意,具有强烈的心理意象,布局形态在自组织状态下不会被轻易改变,有效的保持、延续了空间特色。

2.2建筑及院落

不同民族、地域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表现在建筑高度、色彩、主体结构、墙体构造、立面、屋顶形式、材料、质感、门窗、装饰、院落空间等方面,而同一民族、地域内的乡村建筑却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和稳定性。首先,相似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决定了建筑形式结构与美学情趣;其次,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具有自然、本土化特色的木、石、土、竹、草、石灰、砖、瓦等。在此基础上,建筑工匠和手工艺者利用手手、代代相传的营造技艺,形成与当地文化、艺术审美相契合的建筑造型与细节,如独特的雕工、塑形、彩绘等。

院落体现了“天人合一”哲学观,是自然与人工的高度和谐,院落空间与建筑空间互相渗透、虚实结合,既可以配以花木、鱼池、碎石小径、台凳等美化居住环境,表达生活情趣,又可以与庭院经济相结合,创造经济价值。

2.3街巷和公共空间

街巷和公共空间是乡村最重要的生活空间、活动空间、文化空间和形象空间,街巷特征是由其两侧建筑、景观和人的活动共同构成的,街道及两侧建筑的尺度、比例,两侧建筑风格、色彩、高度变化,具有多样性,而传统街巷还具有历史记忆感和地域独特性,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此外,由于山、水等元素介入,形成的栈道、蹬台、挡土墙、水巷、廊桥、码头、栏杆等,更富生活气息与个性魅力。

公共空间是乡村内部重要的节点空间,具有自然、人工双属性,与城市广场和城市公共绿地不同,乡村公共空间并不是作为活动场所出现的,而是随着时代变迁逐步形成的,如村入口(水口)、桥头、井台、戏台、亭、广场、池塘等。

2.4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是最主要的乡村环境特征,是乡村的自然、生态基底,我国农耕历史悠久,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特点,生产性农事活动与农耕文化相结合,展现田园风光的丰富性、生命力、季相变化、质朴野趣等,本身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

2.5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技术

传统农耕技术既包括世代沿袭的、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耕作技术,还包括犁、锄、耙、风车、水车、石磨等金属、木制农具,以及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改革农具、轮作复种等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是农业文化的重要构成。

传统手工艺技术是以手工劳动为特点,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成品均具有一定的定式,如刺绣、牙雕、布艺、铁画等,其技艺传承也秉承一定的规范和传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间艺术底蕴,是乡土生活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6乡土文化

乡村的村落布局、建筑、景观是有形的,但文化、生活氛围是无形的,由人在生产生活中通过各种行为活动表现出来,通过人的感知去认识、发现,是真正的内涵和精神所在。

乡土文化具有强烈的乡村印记与地域性,起源于田间农耕,世代传承,以家族和血缘为纽带,拥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意识,不同地域的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经过自然演进和变迁,逐渐形成系统、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脉络。

三、乡村风貌的城市化现象

目前,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推进城市化,城乡规模、形态与格局发生巨变。伴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乡村与城市的形象边界却越来越模糊,全国各地的乡村都呈现出一副“城市”的面貌,乡村原生态的、自然的、广泛的、各具特色的风貌特征日渐淡化,所承载的风俗民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也逐渐消失。

3.1村落形态住区化

乡村之于城市,原本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在选址建设中更多呈现出依山就势的布局模式。近年来,一方面为节约投资,优化基础服务设施,另一方面为向城市集中土地指标,乡村建设中以增减挂钩的方式,将部分规模较小、过于分散的自然村落以迁村并点的方式进行集聚。这类新建集中聚居区不再遵循传统村落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布局理念,而为提高安置户数参照城市住宅连排密布式布局。

3.2建筑风格同质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乡村以乡绅为核心的固有传统秩序受到现代快消文化的剧烈冲击。随着外出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对对现代文明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由于村民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常将按原有经典建筑形式和特色布局形态来建设村居当作守旧表现,转而争相模仿构建城市别墅和国外洋楼。长此以往,乡村建筑既未能延续传统乡土建筑特色,也造就大批低劣丑陋的山寨洋楼。

3.3建筑材料工业化

工业时代带来的高效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基础。但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工业化的外部负效应在乡村被进一步放大。村民建设传统民居,为节省成本一般就地取材,利用乡土材料构建房屋,这类村居一般以夯土类和木构类居多。完工建筑既与整体环境融为一体,也因村料本身的特性生态环保。但越来越多的廉价钢材和合成材料随手可得,使村民被动改变传统的材料使用习惯。

3.4建造工艺标准化

与上节提到的情况相似,建筑产业化和模数化后,批量生产的建筑材料和配件在节省村民建房成本的同时,却也抹去乡村民居百花齐放的个性特点。整齐划一的新房仅是村美民富的基础,而不应是唯一。

3.5乡村景观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和美丽宜居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建设过程中,很多乡村规划和建设忽视乡村异质于城市的特点,过于强调提升环境品质的诉求,景观设计营造照搬城市标准,池塘、水渠、梯田、菜园……“抹不掉的记忆”逐渐变成城市景观常用的乔灌木、绿地和硬质铺装等。

四、乡村风貌城市化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4.1自下而上——以“城市化”为目标的乡村风貌现代化

城市不断的从乡村获取劳动力、土地、原材料和其他资源,获得了更直接、快速和巨大的经济价值,虽然国家、地方一直也十分重视乡村的发展、建设,但是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乡发展严重失衡,乡村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却没有根本改变,仍然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不仅如此,乡村的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而出现空心化问题,土地资源受城市化侵蚀而逐步缩退,生态环境也逐步恶化。

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乡村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向往城市现代化、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传统乡土生活却缺乏与其自身特征、价值相契合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城市成为乡村简单复制、模仿的“样板”,这是乡村风貌、建筑模式城市化的根源。工业化、标准化的现代建筑材料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廉,传统的建筑材料与营造方式等逐步被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以及村民的“从众”心理作用等等,这些是乡村风貌城市化的现实因素。

此外,现代商品社会利益至上的金钱价值观念不断的向乡村渗透,固有的乡村价值观和文化传统被摒弃,乡村文脉被破坏,逐渐失去原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村落空间肌理、乡土建筑、景观等风貌形象特色的消失也就在所难免。

4.2自上而下——以“城市规划”为范式的乡村规划与建设

2005年,国家提出了以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要求的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乡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旧村整治、改造和新村建设等,由于缺乏乡村建设理论、规划设计标准,“城市规划”模式被简单复制到了乡村规划,无视乡村的复杂性、特殊性。

目前,城乡规划虽然明确了乡村规划的法定地位和作用,与城市规划相比,乡村规划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手段支持,村庄建设也主要依据《镇建设标准(GB50188-2007)》,但其更侧重城镇的发展,针对乡村建设的规范标准、乡村传统特色和风貌保护等尚为空白。

乡村规划建设“就乡村论乡村”“就建设论建设”,缺乏城乡统筹、发展与建设并重的思维方式,以村容美化、建设规划代替综合规划,以拆旧建新代替整治更新,以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代替村落肌理有机生长,以政府官员意图代替村民意愿,以“城市”为核心的规划模式、方法进行乡村规划,必然导致“城不是城,村不是村”。

五、乡村规划与乡村风貌设计

5.1 乡村规划的反思

转变规划视角,对城乡关系和乡村价值进行再认识。在城市化的作用下,乡村的衰败在不同地区依然会不同程度的持续存在,研究乡村就必然要研究其与城市和城镇的关系,研究城乡互动对乡村的作用和影响。坚持城乡等值理念,即乡村与城市虽然在空间和生活方式上不同,但在收入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活便利程度和人居环境上应该享有与城市同等的价值和权利。以农民为主体,保护乡村固有的自然、田园风貌和人居环境,避免因盲目规划造成的乡村城市化现象。

完善乡村规划体系与内容,通过对现有城乡规划体系、内容与技术标准的补充和修正,形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镇(乡)域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和村庄设计相结合的乡村规划体系。

县、镇层面,在村落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梳理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和村落形态肌理特征,特色村落以“整体性、原真性、延续性”为基本原则,进行整体风貌特色指引,一般村落根据分区、分类进行风貌特色指引,对新建新村的形态肌理提出具体的规划建议。

村庄层面,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保护与利用兼顾,明确建筑、景观、民风民俗等传统风貌的保护模式,明确保护的等级、内容、范围、规模等,针对风貌构成要素进行总体控制指引、整体空间形态布局、总体村庄设计和深度的、细节化的、可实施的村庄设计。

5.2 整体空间形态控制引导

乡村规划是在具有特定土地权属的特定空间上,为有特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人群编制的、解决复杂关系的存量规划。与城市不同,乡村的聚落空间往往与周边山林田野相融,边界模糊,整体空间形态的控制引导应充分尊重自然山水、生态基底和原有村落格局,实行动态的分类土地资源管控,强调“建”与“非建”并重。吸取传统乡村有效经验,尊重自然与传统空间肌理、历史文化、乡土景观特色等,在总体格局、空间序列、整体建筑风貌、公共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化的综合设计,为引入和落实建设项目提出空间形态和形象意向要求。

现代乡村的发展建设也不可能完全保留自然传统的乡村聚落,新建农房布局既要满足农村住宅建设的相关管理规定,又要与场地特色相结合,满足农民居住习惯与生活需求,延续、融入原有村庄肌理与格局,新、旧有机协调,形成整体有序、自由丰富的村落形态。

5.3建筑风貌控制引导

规划明确整体建筑风貌控制的目标要求、分区,并针对建筑风格、高度、色彩、建筑材料、屋顶形式、立面造型、门窗、栏杆、装饰等控制要素,提出具体的整治、控制要求与整治措施,进行公共建筑与农房设计。

公共建筑主要是村民和产业发展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场所的建设,既要满足村庄整体形态要求,体现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特质,彰显特色,又要符合村民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生产、生活要求。

农房设计在充分了解和尊重村民的日常生活、居住习惯的基础上,提取地域和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本地的木、石、砖、土等地方建筑材料,重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乡土建筑特色,提供可供比选建筑设计方案,重点对房屋的风格、屋顶、色彩、高度等进行规划控制和引导。

5.4乡土景观控制引导与特色空间营造

保护自然生态与农业景观基底,结合绿地景观、植物配置、滨水驳岸、开放空间等,强化对非建设用地的乡土景观控制,避免人工干预和城市化形象,重点进行公共节点、街巷空间、庭院空间的规划设计。

公共节点主要指入口节点、公园广场等,结合乡村近期建设项目,以现状改造提升、新建为主,通过乡土材料、农业景观作物、植被的应用,营造具有乡土特色的公共空间。

街巷空间以改造提升为主,在保留原有建筑形态和空间尺度的基础上,以两侧建筑、道路、景观改造提升为主,结合建筑立面、道路、景观环境、配套设施等规划控制和引导。针对传统街巷、滨水街巷等特色空间,应适当通过景观小品、细节装饰、文化符号的应用,传承、展示地域文化,传承文化记忆。

庭院空间主要结合闲置地、宅前屋后和宅院间空地进行庭院整治,结合时令蔬菜、可观花作物、可观果乔木等农耕作物的种植,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配置景墙、栈道、休憩空间等,满足村民、游客的观景游憩要求。

结合农民的生活习惯和使用需求,对宅前屋后和宅院间的空地进行农家庭院设计,新建农房也应尽可能预留“前庭后院”的宅院空间,乡土元素与农耕景观相结合,以种植时令蔬菜、可观花作物、可观果乔木为主,配以景墙、栈道、休憩空间等,打造具有庭院经济特点和乡土艺术价值的开放式庭院。

此外,乡村特色的营造不仅是村庄内建筑、街巷、庭院、景观等物质空间环境,更重要的是产业功能、传统文化、生活氛围、活动体验等方面特色的营造。

六、结语

乡村与城市的成因背景、人地关系、构成要素、社会生活习惯、方式不同,面对经济社会变迁力量的冲击,是被动的、弱势的,其风貌也会不断的面临挑战和发生变化。乡村的城市化现象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但是乡村风貌的变化却是不可逆的,那些消失的风貌特征,也就只能永远存在记忆深处。

作为规划从业者,应该努力去认知乡村,正视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尊重乡村本土形象和文化特征的价值,不仅仅要关注空间,更要关注空间所承载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传承、地域特色、社会公平、公共秩序……立足于本土实践,基于城乡等值理念和乡村视角、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深厚的乡土情怀参与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3-8.

[2] 李秋香.楼庆西.罗德胤. 浙江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5,20-50.

[3] 杨山.乡村规划:理想与行动[M].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1.1-9,69-83.

第一作者信息 姓名 出生年份 性别 籍贯 学位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主要研究方向
陈安华 1971 山东东营 本科 浙江省建科院建筑设计院总规划师,建科·曼嘉国际设计中心首席设计师 总规划师

高级
工程师
城乡规划
第二作者信息 姓名 出生年份 性别 籍贯 学位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主要研究方向
周琳 1983 湖北郧县 硕士 建科·曼嘉国际设计中心、杭州曼嘉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 规划师 中级
工程师
城乡规划
第二作者信息 姓名 出生年份 性别 籍贯 学位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主要研究方向
宋为 1981 河北任丘 硕士 建科·曼嘉国际设计中心、杭州曼嘉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设计总监 中级
工程师
城乡规划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 on The Rural Style Urbanization

CHENG An-hua(ZheJiang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And Design Co.,Lt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Jianke and M+ International Design Center,310012)

ZHOU Lin (Jianke and M+ International Design Center,310012)

SONG Wei(Jianke and M+ International Design Center,310012)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not only the population transfer and spatial displacement, but it means comprehensive infiltration and influence from the city to the country. Appearance point of view, The villagers residential buildings represented the rural culture tha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of the cities,especially in the mor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this phenomenon is more obvious and it will be aggravate gradually. Objectively , the changes of the rural culture should indeed reflects the different imprint of The Times, but if let it blindly imitate the city and don’t performs the correct guidance, ,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rural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faded,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will gradually disappear.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paper discuss the rural style urb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behind of it,Expectations can be provide ideas and solutions of preserving and inheriting its unique style for many of the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Keywords: Rural Style,Rural Style Urbanization,Rural Planning,County-level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The Same &#118alu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